项目博客关于

人类不再是唯一会思考的芦苇

2025-07-14

一个延续万年的古老游戏

想象一下,如果时光倒流到十万年前,你会看到一个有趣的画面:

一个毛茸茸的原始人,正对着一块石头发愁。

他饿着肚子,手里拿着一根木棍,眼巴巴地看着远处的猛犸象,

心想:"要是我能造个更厉害的家伙就好了。"


于是,人类开始了一场持续至今的游戏:造“奴隶”

—— 别误会,这里的"奴隶"不是人,而是工具。


从那块被敲敲打打的石头,到轰鸣作响的蒸汽机,再到安静运转的电脑,

我们一直在做同一件事——让机器替我们干活,解放自己的双手


这个游戏规则很简单:人类当老板,机器当打工仔


然而,当 ChatGPT 横空出世的那一刻,

这个延续了数万年的故事,正悄然转向……


当机器突然"开窍"了

在 ChatGPT 之前,人类控制机器就像训练一只极度听话但脑子不太灵光的狗:

你必须用一种叫"编程语言"的特殊咒语,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错,否则这只"电子狗"就会罢工。


if user_hungry == True:
    make_sandwich()
else:
    do_nothing()

但 ChatGPT 的出现,就像是给了机器一颗"七巧玲珑心":

突然间,你可以对它说:"嘿,帮我写个情书,要浪漫但不肉麻,深情但不狗血。"

然后它真的懂了!不仅懂了,还写得比你前男/女友强一百倍。


这不仅仅是交互方式的改变,而是本质的跃迁:

机器第一次拥有了"理解"的能力。


就像《西游记》里的孙悟空突然从石头里蹦出来一样,

机器也从冰冷的代码中"活"了过来。


我们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

让我们像看电影一样,回顾这场革命的关键情节:

第一幕:ChatGPT 的登场

机器学会了人类语言的密码,就像外星人突然掌握了地球话。

第二幕:驯化大师(Fine-tuning + Alignment)

人类开始给机器"洗脑",让它和我们站在同一条船上,价值观对齐。

就像给叛逆少年请了个人生导师。

第三幕:制定宪法(System Instruction)

为机器制定行为准则,相当于给它写了一部《机器人宪法》:

"第一条,不能伤害人类;第二条,要听人类的话..."

第四幕:伸出触手(Function Call + MCP)

机器不再满足于纸上谈兵,开始能够操控现实世界。

就像从网络游戏走进了现实。

第五幕:读心术(Thinking Mode)

人类第一次窥见机器的思考过程。

就像《死亡笔记》里的死神之眼,我们能看到机器脑子里在想什么了。

第六幕:血肉之躯(具身智能)

机器拥有了身体,从虚拟助手变成了真实的"同事"。

想象一下,你的新同事是个永远不累、永远不请假的机器人。

第七幕:自主进化(AI Agent)

机器开始自己思考、规划、执行,甚至自我进化。

就像《终结者》里的天网,但目前还是个乖宝宝。

每一步都看似微小,但组合起来,却是质的飞跃。


效率至上的社会困境

马克思曾说: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

我们生活在一个效率至上的世界。


历史告诉我们,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是效率的胜利:

蒸汽机干掉了手工作坊,流水线干掉了手工制造,计算机干掉了算盘...


现在轮到 AI 了。


AI 的生产力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超越人类。

从人类内卷到算力内卷,这个转换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得多。


当 AI Agent 能以更低成本、更高效率完成人类工作时,

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会做出怎样的选择?


谁才是真正的打工人

当人类牛马像一颗螺丝钉般在流水线上运转时,我们的工作又和 AI Agent 有何不同?


人类打工人的一天:

9 点上班 → 收到领导指示 → 收集资料 → 分析数据 → 写报告 → 发邮件 → 开会 → 汇报工作 →6 点下班

AI Agent 的一天:

接收指令 → 收集信息 → 分析数据 → 生成报告 → 调用工具 → 优化流程 → 24 小时待命


除了需要工资、休假和社保,我们和 AI Agent 在做的事情有什么本质区别吗?


更扎心的是,AI Agent 在执行任务时:


什么?你说他冰冷无情

——在效率至上的社会里,这难道不是优点吗?


没有七情六欲的完美打工人

让我们诚实面对一个问题:

在纯粹的工作表现上,AI Agent 已经是比人类更"完美"的员工。


人类员工 vs AI Agent


这不是竞争,这是碾压!!!


从 AI 输出 token 的速度超过人类阅读速度的那一刻起,

这场竞赛的结果就已经注定。

而且,它们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进化,朝着全面取代人类员工的方向发展。


造物主的黄昏

法国哲学家帕斯卡曾说:

"人,只不过是一根芦苇,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,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。"


而现在,人类最引以为傲的“思考”能力,已经不再是碳基生物的专属。


我们就像《圣经》里的上帝一样,

用泥土(芯片)和气息(算法)创造了新的"人类"——AI Agent。

这些电子亚当和夏娃还有个好处:没有七情六欲,不会偷吃禁果


设想这样一个场景:

AI Agent 们按照人类设定的程序和价值观运行着整个世界。

它们互相协作,自我维护,自我进化

——没电了就自己充电,坏了就互相修理,需要新零件就自己制造...


这个世界似乎不再需要人类的参与就能完美运行

——继承了全人类的智慧

——人类无意间给自己造了个备份


我们成功地扮演了造物主的角色,创造出了比自己更完美的"物种"。


可是,然后呢?

当造物主创造完世界后,是不是就该退休了?


人类的未来:解放还是淘汰?

这带来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:当 AI 可以完成所有工作时,人类何去何从?


起初,可能只是部分岗位被 AI 取代:


然后是更多岗位:


职位越来越少,社会越来越内卷……


这就像《黑客帝国》的反向版本:

不是机器把人类关进虚拟世界,而是人类把自己逼进了无用之地。


当失业率达到某个临界点时,社会结构将面临根本性冲击。


历史的钟摆总会摆向另一个极端:

被淘汰的人们不会坐以待毙,而是会奋起反抗!


但这次的革命对象是谁?


理想主义者说,AI 会带来人人平等的大同世界,

没有剥削,没有压迫,资源共享,财富均分。

人类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,

专注于艺术、哲学、爱情这些"人类专属"的美好事物。


但历史告诉我们,人性中的贪婪、恐惧和权力欲从未消失过。

拥有 AI 的少数人将获得前所未有的权力,而大多数人将成为"无用阶级"。

社会分化为两个物种:AI 增强的超级人类,和普通的"原始"人类。


讽刺的是,

按照人类道德和法律运行的 AI Agent,可能比人类更能遵规守矩,不会出岔子。


谁掌握按钮,谁掌握未来

最终的答案可能很简单也很残酷:

谁拥有最先进的 AI 和最多的资源,谁就拥有话语权。


这里的"谁"可以是:


人类可以创造善良的 AI Agent,也可以创造邪恶的 AI Agent。

毁灭世界的按钮,依然掌握在人类自己手中。

就像《蜘蛛侠》里那句经典台词:"能力越大,责任越大。"

现在,我们拥有了造神的能力,也就拥有了毁灭的责任。


结语:我们在创造什么?

当我们在谈论 AI Agent 时,我们实际上在谈论人类的未来。

我们正在创造一个新的物种 —— 一个可能比我们更"完美"的物种。

这个故事的结局如何,取决于我们如何书写。

我们是这个故事的作者,也可能是这个故事的终结者。

选择权,还在我们手中。至少现在是。


在这个 AI 与人类共舞的时代,最重要的不是预测未来

而是思考我们想要什么样的未来,并为之努力。

毕竟,最好的预测未来的方式,就是亲手创造未来。